正规中央空调机组维修,就找恒迅,厂家支持,迅速解决问题
您的位置: 首页>维保百科>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是如何更换的
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是如何更换的
来源:恒迅冷水机维修  发布者:A  发布日期:2025-06-12

  壳管式换热器作为暖通空调、工业制冷等领域的核心设备,其换热管的性能直接决定整体效率。当换热管因腐蚀、结垢、磨损或泄漏导致性能下降时,专业规范的更换是恢复设备效能的关键。本文将简述大型壳管式换热器换热管更换的核心步骤与注意事项。

2.jpg

  一、更换前的关键准备工作

  1. 系统隔离与介质排空:

  彻底关闭并隔离换热器,切断所有相连的管道、阀门及电源。

  安全、合规地排空壳程和管程内的所有介质(水、制冷剂、工艺流体等),尤其注意有毒、易燃或高压介质需严格按规程处理。

  2. 端盖拆卸与管束暴露:

  拆卸换热器两端的水室端盖(管箱),暴露出完整的管板及换热管束端部。

  妥善放置拆卸的螺栓、端盖及密封垫片,做好标记。

  3. 泄漏定位与评估:

  通过水压试验、气压试验或涡流检测等技术,精确定位泄漏或损坏的换热管。

  评估损坏程度:是单根/多根泄漏?局部损坏还是大面积腐蚀?据此决定是局部更换单根/少量管还是整束更换。

  二、核心更换流程(以单根/局部更换为例)

  1. 旧管拆除:

  管端处理: 在管板孔外侧,使用专用工具(如铣刀)去除旧管胀接或焊接部位的突出部分,使其与管板面齐平。

  拔管操作: 使用液压拔管机,将拔管器插入待换管内部,通过液压扩张抓住管内壁,平稳、缓慢地将整根旧管从管板孔及管束中拉出。此过程需避免损伤邻近管或管板孔。

  2. 管板孔清理与检查:

  彻底清理拔管后遗留的管板孔,去除残留的密封材料、锈蚀、毛刺等。常用工具包括铰刀、钢丝刷、压缩空气等。

  仔细检查管板孔的尺寸、圆度、光洁度及是否有损伤。如有必要,需进行扩孔、研磨等修复,确保其满足新管安装要求。

  3. 新管准备与插入:

  选用材质、规格、长度与原设计完全匹配的新换热管。

  检查新管外观,确保无变形、裂纹、凹坑等缺陷。

  清洁新管外表面,必要时涂抹少量润滑剂(需与介质兼容)。

  将新管小心插入清理干净的管板孔及管束支撑隔板中,确保其顺利穿过整个管束长度,两端在管板上露出适当长度。

  4. 新管固定(胀接/焊接):

  胀接(最常见):

  使用液压胀管器(或电动/机械式),将带有胀杆的胀头插入新管端部。

  精确控制液压压力,使胀头扩张,迫使新管产生塑性变形,紧密贴合管板孔壁,形成牢固密封。严格控制胀管深度(通常胀过管板厚度1-3mm)和胀接度(过胀或欠胀都会影响密封和寿命)。

  焊接(特定场合):

  适用于特殊材质或设计要求。需由合格焊工按严格工艺(如氩弧焊)进行管口与管板的密封焊接,焊后需进行无损检测(如PT/RT)。

  三、更换后关键验证与恢复

  1. 管口密封检查:

  对新更换管的胀接/焊接部位进行仔细目视检查,确认无可见缺陷。

  2. 压力测试:

  壳程侧试压: 封闭管程,向壳程注水加压至设计压力的1.25-1.5倍,保压足够时间,检查管板处(尤其新管周围)及所有密封点有无泄漏。

  管程侧试压: 封闭壳程,向管程注水加压至设计压力的1.25-1.5倍,同样保压查漏。

  压力测试是验证更换成功与否的核心环节。

  3. 系统恢复与调试:

  确认无泄漏后,安装回水室端盖及密封垫片,按标准扭矩紧固螺栓。

  缓慢向壳程和管程注入介质,排气。

  逐步将换热器重新投入系统运行,密切监控其运行参数(压力、温度、流量),确保性能恢复正常。

  四、专业操作的核心考量

  安全至上: 涉及高压、有害介质、重型设备操作,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,人员佩戴合适PPE。

  专业工具与技能: 拔管、胀管需专用设备,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,经验丰富。

  清洁度控制: 全过程保持清洁,防止异物进入系统。

  精准匹配: 新管材质、尺寸必须与原设计一致。

  质量控制: 每一步骤(尤其是胀接/焊接和试压)需严格把关,确保无质量隐患。

  壳管式换热器换热管更换是一项技术性强、要求精细的工程作业。规范的流程、专业的工具、严谨的操作是保障更换质量、恢复设备性能、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。对于大型或关键设备,委托具备丰富经验和资质的专业维保团队至关重要。


400-8292-918

周一至周日:8:00-21:00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恒星集团公众号

版权所有:广州恒迅空调服务有限公司 粤ICP备15113964号-1